不对外销售
1956年,北京市八宝山革命公墓利用原有护国寺古建庙房建立北京市八宝山革命公墓骨灰堂。
原护国寺建筑,三进院,坐北朝南。山门石额“敕赐护国寺”,东西旁门各一,砖砌仿木结构。前殿三间,前后拱券门,各有红木门三扇。正殿三间,旋子彩画,井口天花,中有描金蟠龙藻井,前后带廊。东西配殿各三间,配殿之间有一座影壁,砖砌、须弥座,筒瓦、清水脊,影壁阴面镶有“九莲菩萨”石刻,系明代万历年制品。后殿五间,统面宽18.4米,进深8.8米。东西耳房各二间(后盖)。东西配殿各三间。配殿之南,各有厢房。在正院东,有一东跨院,还有一东跨院旁院,有一东小院。
革命公墓将护国寺的后殿、正殿、配殿内部装修后,建立骨灰堂,1957年投入使用。1974年以前,革命公墓骨灰寄存性质和范围主要依据公墓安葬规则执行。1966年停止土葬后,骨灰存放量大增。1977年,市革命委员会指示可存放级别不够而职务已够县、团级以上干部的骨灰。1978年,由于政治上落实政策,骨灰存放又趋紧张。至1986年,共有19个骨灰寄存室,存放骨灰盒9154个。同年,开始将东院、东跨院、小院办公用房翻建为骨灰堂,并在骨灰堂外东、北、西三面建起骨灰墙,1988年建成,墙共长2538米,有8380个骨灰格子。近几年,在骨灰堂之后,又建成一大型骨灰堂。缓解了骨灰寄存位置紧的局面。
革命公墓利用原“刚公祠”,建立了“革命公墓烈士骨灰堂”,安放着烈士们的骨灰。
褒忠祠位于护国寺西北方向,俗称刚炳墓(刚铁墓)或刚公祠。规模与形制:南向;大门三间;棂星门花岗石制;享殿、砖砌仿木结构,石门、石窗、大式硬山、调上脊、筒瓦,面宽15米,进深9米;东西配殿各五间;大门前有石兽;享殿后有刚炳墓堆。1991年至1993年重修、改建为“烈士骨灰堂”。现骨灰堂大门,是在原棂星门原址改建,享殿是利用原墙原砖瓦,在原址重修,石门石窗、石门两侧原镶嵌的碑刻,都保留下来。东西配殿都是重建,在东西两配殿的南北,又各建耳房三间。烈士们的骨灰安放在享殿、配殿。
1、办理骨灰堂骨灰寄存业务。
2、办理骨灰墙刻字贴金、制作瓷像、骨灰安放业务。
3、办理骨灰合葬、迁出业务。
4、祭扫接待服务。
工作时间:
业务办理:8:00 - 11:30 13:00 - 16:00(节假日休息)
祭扫接待:8:00 - 11:30 13:00 - 16:00(节假日不休息)
骨灰具体安放条件包括:
1、地方副司局级以上干部:包括具有副司局以上行政职务的领导干部、副司局级以上待遇的巡视员和其它享受副司局级以上待遇的干部;工资改革前行政十四级以上(含)干部;工资改革前四级以上知识分子和科技人员。
2、军队副师级以上干部:包括具有副师级以上行政职务的领导干部、副师职参谋、干事、助理员及享受副师职以上政治待遇的干部。
3、以国务院(政务院)总理名义聘任的国务院参事、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4、老红军及享受老红军待遇的人员(1937年7月7日前参加革命工作的人员)。
5、革命烈士。
6、民主党派、统战对象,无上述职级,参照上述范围由统战部(省、直辖市以上)提供相关材料或由中央统战部批准。
7、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劳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