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宅地产业”在中国早已蔚为大观,与其配套的经济形态已极其纷繁、充满想象力,是足以和阳间的产业形成对应的另一个市场社会。曾经只会出现在荒诞剧目中的滔天恸哭式代哭、“黑西装”代祭等,也不再是什么新鲜事。可以说,凡涉及殡葬则无奇不有。新华视点又披露了“小产权墓”这一神奇概念。它与小产权房的概念类似,只不过换成逝者的居所。

  就公开披露的小产权墓看来,其简直拥有绝对的性价比,看上去无助于批判,反而会有助于扩大人们的兴趣。3000多元一平米到最高才几万元的售价,这与城市内的公墓相比已经算是相当“经济适用”了。就最近本报记者的见闻,就曾目睹由“黑西装”打造的5万元一场的骨灰安葬仪式以及价值30万元的豪华墓葬等。周边都是如此大张旗鼓地豪华葬礼,以及价格昂贵的豪华墓地,每一个有逝者的家庭都会倍感压力。如果没有足够的资产应对,那么目光自然会投向更平价的地方。

  住不起城市,住农村小产权房;死后无钱葬在城市,“自然”也要“住”农村小产权墓。农村集体土地与城市土地不同价同权,却更便宜的现实,促成小产权墓具有巨大的市场炒作空间。

  城市殡葬高昂的价格显然构成了整个殡葬业畸形生态链的源头。近年来社会舆论从未停止过批评,诸如公益公墓行盈利性墓地之实,普通公墓面积被刻意压缩;制造墓地资源紧缺现象,培育墓地投资投机等。

  我们也确实注意到,呼吁环保绿色殡葬方式的努力近年来有所效果,然而我们也看到很多地区连基本的海葬报名都不能凑齐。改变传统文化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殡葬业本身基于巨额利益的诱惑,对于安排和宣传新的殡葬方式也是十分不用力。

  小产权墓炒作的持续升温如同一面镜子,说明墓葬方式以及城市高价殡葬业的趋势没有得到控制,反而越演越烈。真相都已揭露得明明白白,却鲜见有改善的迹象。

  这不能遏制的城市高价殡葬业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该行业的利益过大,足以让监管权力化作绕指柔。这一行业同样也存在庞大的寻租空间。一旦寻租被满足,必然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我国《殡葬管理条例》明确:“农村的公益性墓地不得对村民以外的其他人员提供墓穴用地。”小产权墓显然不合法,可是在城市墓葬价格继续畸形高企的前提下,剿灭小产权墓必定困难重重。若真能做到全面禁断,则城市当中“死不起”的怨言则更加沸腾。

  我们除了继续呼吁公众渐渐疏离严重侵占土地的殡葬方式外,更应从法律和制度角度上遏制殡葬业的商业化炒作推手。因为只要有对于殡葬市场的贪婪欲望,即使国人哪天真的都接受了绿色殡葬方式,也定能横生出新的炒作方法让人“死不起”。来源都市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