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席记者 李青 摄

  新闻到底

  《八旬离休老干部烈士墓前忆当年 呼吁后人善待逝去的英魂》

  新闻闪回

  近日,84岁离休女干部曹喜梅老人,几次来到赵八镇候村村口的烈士墓,回想起几位抗日英烈被日寇枪杀的凄惨一幕,老人心中久久难以平复,“希望当地有关部门能自觉维护好烈士碑墓周边的环境,还英烈们一方净土。”

  □本报记者 董昌

  候村18名英烈,昨日在乡亲和当地政府的护送下,迁移至深泽县烈士陵园。烈士墓前,点响的鞭炮,不是排场,而是父老乡亲对英烈们的尊敬与钦佩。载着墓碑的拖拉机启动,送行的乡亲们落下了热泪,“愿英烈一路好走,陵园是他们圣洁的家。”

  起早送英烈,众乡亲热泪纷纷

  昨日6时20分,天还黑着。借着月色,记者在候村村口的烈士墓前,看到一个身影不停地在烈士墓碑旁来回踱步。深泽县民政局优抚科陈科长告诉记者,那是候村支部书记史建平。他是在等候前来移墓碑的吊车。

  6时30分,寂静的候村,陆续有人家亮了灯。他们匆匆起床、洗漱,然后纷纷朝村口走去。平日里,这个时候他们可能还在睡,但是这一天,他们却早早起床。因为这一天是村中烈士墓碑迁移县烈士陵园的大日子,他们都想着送18名英烈最后一程。

  7时,摆在墓碑边的鞭炮被点燃,烈士墓碑被吊车缓缓吊起。

  慢一点,再慢一点……乡亲们目不转睛地盯着墓碑被轻轻地放在停在现场的拖拉机上。

  随着拖拉机启动,路边送别的乡亲落下了热泪。“愿家乡英烈一路好走,陵园是他们圣洁的家。”

  鞭炮声声中,英灵长眠净土下

  载着墓碑的拖拉机,缓缓驶上了乡间的柏油路。

  一直在现场负责指挥的深泽县民政局、赵八镇政府的相关负责同志也分别乘车送英烈最后一程。

  “慢一点,一定要注意安全!”每过一个路口,史建平都不忘嘱咐驾驶拖拉机的村民曹先生。

  8时50分,记者提前赶到了深泽县新建的烈士陵园。

  陵园里,园长安排好工人平整地面、清扫场地等准备工作后,便早早地来到陵园门口,等待着烈士墓碑的到来。

  9时许,拖拉机驶进了大家的视线。墓碑被提前准备好的吊车移下时,史建平将剩余的鞭炮引燃。“放鞭炮,是村里送别去世长辈的习俗,我们商量着也用这种方式,告慰革命年代保家卫国、英勇就义的英烈。”

  伴着鞭炮声,18名抗日英烈在这片净土下长眠。

  “哥哥牺牲那年只有18岁”

  在烈士墓碑迁移现场,一位七旬老人帮着将墓碑装上拖拉机后,依然不舍离去。盯着墓碑上“曹礼振”这个名字,泪水打湿了老人的羽绒服。这位老人叫曹全国,70岁,是烈士曹礼振的亲弟弟。

  抗日战争年代,他年轻的兄长曹礼振便投身了革命,开始在烈火中,与日寇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他牺牲那年只有18岁,牺牲前他刚刚和战友们端掉了一个炮楼。”曹全国说,端掉炮楼后,日伪军疯似地开始反扑,最后在田庄将哥哥和几名战友残忍杀害。

  曹全国说,英勇就义的哥哥一直是他们全家的骄傲,“作为英烈的家属,我将儿子也送到了部队。”

  据深泽县民政局优抚科陈科长介绍,月底前,全县大部分分散在乡村的烈士墓碑都将搬迁至烈士陵园,进行集中保护管理,“个别不进行搬迁的,也将实现就地维护,全面整治周边环境。”

  (原标题:候村18名英烈长眠烈士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