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2月28日电 在日前民政部组织召开的殡葬改革专家研讨会上,通过立法加快推进殡葬改革成为与会专家的共识。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也表示,民政部将尽快修订《殡葬管理条例》,以解决目前殡葬改革中遇到的诸多棘手难题。
数据显示,我国火化率已从2005年的53%下降至2012年的49.5%,同时违规土葬、滥占耕地、骨灰装棺再葬以及重敛厚葬等问题日渐突出。在此背景下,中办、国办《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适时出台。
“《意见》具有里程碑意义,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是推动殡葬改革的动员令,对全社会而言则是深化殡葬改革的信号灯。”窦玉沛在会上表示,“近年来对于殡葬改革的争议很多,《意见》的出台坚定了改革方向,民政部正筹备召开第四次全国殡葬会议,将进一步统一思想、狠抓落实。”
据了解,此次中央提出殡葬改革要由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是建国以来历次改革思路的延续。1956年,毛泽东等151位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签名倡议身后实行火葬,不保留遗体,拉开了殡葬改革序幕。1983年,中办转发民政部报告指出,党员带领广大群众参与殡葬改革有效扭转了火化率下降、丧葬陋俗抬头的局面。
与今年的党政建设形势相关的是,加快殡葬改革也是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重要方面。《意见》有针对性地提出,党员干部不得在公共场所搭建灵棚;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去世后一般不成立治丧机构,不召开追悼会。无论是火葬区还是土葬改革区,党员干部都应当带头实行生态安葬,采取节地葬法。
“重视党员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十分重要,因为民风不正的背后必定是党风不纯。”上海理工大学教授乔宽元表示,“现在有些干部仍然热衷迷信风水,大修豪华墓地,因此把深化殡葬改革纳入党风政风建设中有现实的迫切性。”
但与会的《凤凰周刊》记者部主任邓飞认为,在执行当中应该要兼顾人情味。可以设置一些禁止性原则:看是否借此敛财或浪费土地。如果没有违反这两点,召开追悼会的做法应该可以理解。
窦玉沛对此解释说,身故党员干部的追悼会通常是由生前所在单位组织的,这样就动用了公共资源,所以不妥。除追悼会外,也可以通过佩戴黑纱白花、播放哀乐、发放生平等方式哀悼逝者、寄托哀思。
“在基层推行殡葬改革,难就难在观念的转变。”北京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处长王琦介绍,北京市从1994年开始推行骨灰撒海,当年仅收到几十份,十多年后也不过每年300多份。2009年北京市出台鼓励措施,选择骨灰撒海将得到2000多元补贴,近年来才发展到每年超过千份,但与北京市每年8万的火化量相比,比例仍然很低。
乔宽元认为,全社会要努力营造良好氛围,加大宣传和教育,努力让公众从对如何处置骨灰或遗体的过度关注,转移到对生命本身的尊重上。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刘庆柱也指出,要向全社会传递生前孝敬老人比死后买豪华墓地更有意义的价值取向,用大把钱修庙修墓还不如做公益事业造福更多的人。
“中国传统的生死观到底是什么,需要重新整理研究,并向公众普及。”民俗专家、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王娟研究发现,那些从古代遗留下来的豪华陵墓,只是特权人的墓地,不等于整个中国的丧葬史,不能过度强调。从历史上看,普通中国人的丧葬习俗都是崇尚简朴的,她建议有关部门传承习俗,统一规定墓地大小和形式,以减少不必要攀比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