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同志:

 

  清明祭扫是人们表达对先人缅怀和思念的一种传统方式,但除此之外,我们是否还可以采取其他表达方式呢?对此,谈一点看法与大家交流。

 

  我是一名退休教师,80岁生日时,我的一位学生提出要把我的人生历程制成碟片,留作纪念。不久前我和老伴商定死后实行海葬,对此儿孙们心存顾虑,担心将来不知怎样寄托他们对我们的思念,我想如果我们现在拍个视频,以后他们就可以通过观看碟片来寄托思念了。于是我同意了。碟片由我的学生设计和制作,以我各个时期的照片为线索,配以文字说明和乐曲,记录了我青少年时代求学,在教育岗位上耕耘和退休后晚年生活情景,最后还有我对儿孙们期望的讲话录音。儿孙们看后非常满意,不但消除了原来的顾虑,还受到了一次形象的家史教育。

 

  由此我感觉到通过制作视频,寄托对先人的思念之情,不仅可以减少因墓地祭扫带来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而且也是对后辈一次形象的家史、家风教育,是一种正能量的传递。 读者 联众

 

  记者附言

 

  追思祖先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每逢清明,总是有大量市民合家出动扫墓。然而,清明假期的道路十分拥挤,各大通往郊区的国道和高速公路挤得满满当当。此外,当下墓地短缺情况十分严重。一些地方的墓地价格已经贵过了房价,网上调侃为“死不起”。民政部数据是,从全国范围来看,现有的墓穴只够使用6年。大量墓地不仅占据了土地资源,更是易造成一系列污染问题。

 

  其实中国有句俗语,叫“坟过百年自然平”。传统的殡葬方式能否随着时代变迁移风易俗,例如采用读者建议的方式,既减轻了资源和精力的浪费,又传承了先人的精神财富。本报记者 叶米羊 实习生 柳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