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4日讯(记者 郝红波 专栏)“千百年来,墓葬是一直是中国最常见的安葬方式。然而,在当代新农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土葬、墓葬占用了大量土地,其中不乏大量耕地、好的山地,特别是安葬在交通、旅游最显眼地方,直接影响农林牧业生产、消费、休闲、旅游。不仅如此砍伐大树墓葬还直接影响山川秀美,进而有损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全国人大代表、安徽黄山市多维生物集团董事长、黄山市休宁新林草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光辉认为,传统墓葬已成为殡葬改革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很有必要为殡葬改革制定法律法规,建议推进生态文明殡葬方式。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由传统墓葬向花葬、树葬、草坪葬、海葬等环保葬法转变,国内外一些有识之士甚至生前就留下遗嘱,死后捐献器官。这些殡葬方式都被称为绿色殡葬、文明殡葬。

 

陈光辉代表指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过程中,我们应当借鉴和吸取西方发展国家殡葬经验和中国国情相结合,通过树葬文明模式每年为亡灵献花献草,每年通过种花种草种树来祭奠先人、告慰亡灵方式会更加文明。

 

 

由此,陈光辉代表建议,大力推行绿色安葬方式,推进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实现公墓园林化、森林化,让逝者安眠于巍峨森林、青山绿水之中,让亲者心灵安于生态文明的阳光雨露之中。

 

“领导干部、党员应该带头做榜样,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转变传统殡葬观念,树立文明、节俭、绿色、节地的殡葬新风,节约土地,保护秀丽山川,共建美好乡村;在农村推广树葬模式,引导广大群众用生态文明理念建设陵园,倡导每年以种植花草树木方式祭奠先人,既保护了生态环境也同样寄托了对亲人的哀思和纪念。我认为在互联网创时代推广树葬时机已经成熟。”陈光辉代表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