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记者在堪称“人生最后一站”的殡仪馆,见到了特殊岗位上的“父子兵”。他们就是在海门殡仪馆工作的陆友昌和他的儿子施庆。

  本报记者张建平 通讯员邱锦华

  流落海门的聋哑人

  面容黝黑、清瘦,反应灵活,是记者见到陆友昌时的第一印象。殡仪馆的领导告诉记者,陆友昌现在已退休了,可他还是每天出现在馆里发挥余热。

  今年57岁的陆友昌,是个聋哑人,祖籍不详,自年轻时一次偶然的机会,来到海门就一直生活在这里。据几位老人回忆,陆友昌10多岁时,在海门老人院(即今海门市社会福利院)生活,做清洁、除草等杂活。在这之前,大家对陆友昌的记忆,只是依稀地记得,文化大革命的时候,他随着红卫兵来到海门不久,就和“集体”走失了。因是个聋哑人,陆友昌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无法与“集体”取得联系,也没有办法回到老家。后来,政治环境、社会环境都有了变化,陆友昌从红卫兵的身份变成了一个流浪他乡的“异客”。 生活异常艰苦的陆友昌,后来被老人院收留。

  在老人院生活期间,陆友昌很勤快,卖力干活,领导器重他,就把他介绍到了海门殡仪馆。1975年6月,陆友昌进入海门殡仪馆工作,起初也是做清洁、除草等杂活,是个临时工。两年后,陆友昌就转为了正式工,成了一名殡葬工。

  大家称他技术能手

  “当时的领导是想让他有口饭吃,没想到他有了用武之地,为馆里的发展出了不少力。”海门殡仪馆馆长茅跃新说:“老陆心灵手巧,自学成才,革新了多项技术。”

  脑子活络的陆友昌,虽然不识字,但却会看懂电路图,把电工方面的知识摸得一清二楚。他的同事告诉记者,以前每当有电工维修电路时,陆友昌就紧紧地盯着,全凭眼睛细致观察,把接线、布线的位置都细心地记了下来。等到回家后,他就自己找来电线模拟维修,作深入的研究。后来,他还取得了电工证,让同事们惊讶不已。

  陆友昌刻苦钻研,馆里遇到的任何技术方面的难题,他都积极参与攻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殡仪馆的火化炉是燃煤的,每天尸体较多时会有10具之多,不仅燃煤效率不高,还因产生废气较多,污染环境。馆领导多次想办法进行技术革新,以减少污染,节约煤炭。陆友昌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了这个消息,就主动请缨。当时,海门殡仪馆正与三厂阀门厂共同研发煤气发生炉,陆友昌提出了多项创新性的意见,被研发小组采用。后来,他还参与了“三体炉”的革新,这种炉子原本有三道墙,陆友昌建议将中间一道墙打通,以此来提高燃煤效率,达到节约煤炭的效果。按照他的办法,经过一段时间试验,果然达到了预期目的。“那种火化炉都是用砖头砌成的,陆友昌每砌一个炉子,都分毫不差,让煤炭能充分燃烧。”副馆长宋周平夸赞说。陆友昌被称为技术能手。他的技术还传到了如皋、海安一带的殡仪馆,并专门请他上门技术指导。

  “终身荣誉奖”员工

  随着火化技术的不断革新,海门殡仪馆的火化设备也进行了更新,开始使用燃油火化炉。这种炉子是由专业厂家生产的全新一代的火化设备,具有省油效率高的优点。炉子引进馆里后,陆友昌又开始了自己全新的摸索。“他把炉子上每个开关上的说明文字都"翻译"成自己的记号,并在开关边上标记。”海门殡仪馆副馆长庄永康说,陆友昌就是通过这样的“土办法”,成为馆里第一个掌握先进设备的殡葬工。

  不仅在技术上,陆友昌领先他人一步,他的胆量也比同事要大。陆友昌的同事告诉记者,以前的防腐水平差,要将尸体的大腿切开,把防腐剂注入。当时,馆里只有陆友昌一人能胜任此项任务。这让领导和同事们都刮目相看。而更让同事们投来佩服的目光的是,他曾不靠任何安全措施,爬到馆里的高烟囱顶端对烟囱进行维护、维修。“烟囱有30多米高,最顶端是没有栏杆的,烟囱壁的宽度就是一块砖的长度。危险程度可想而知,我们其他人没一个敢上的。”殡仪馆副馆长宋周平边比划边说,烟囱每隔几年都要进行维护、维修。每当馆领导为找专业人员检修烟囱而烦恼时,眼疾手快的陆友昌就自告奋勇地爬上了烟囱,一个人站在烟囱顶端维修。

  多年来,陆友昌从未向政府伸手要求什么,他毫无保留地把自己钻研多年的技术传授给新来的员工。陆友昌于2009年退休,工作期间,多次被南通、海门评为“先进工作者”,还是我市民政系统第一个被授予“终身荣誉奖”的员工。

  儿子是“五星级服务明星”

  陆友昌1978年结婚,妻子也是一个聋哑人,育有一子。儿子施庆,今年34岁,随母姓。与记者聊起自己当殡葬工的经历时,施庆腼腆地笑了笑说,是受到了父亲的影响。

  “以前,从未想过会干这一行。可能这也是一种缘分吧!”施庆说,中学毕业后, 想过去做生意,但没实现,后来又去开了几年的出租车。本来出租车开得还可以,至少有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可是,2002年,他突然向父亲提出了要进殡仪馆的想法。施庆说,从小到大,看着父亲上班很辛苦,也知道世俗偏见让父亲背负着较大的心理压力。他很理解父亲,久而久之,他对父亲的理解变成了崇敬,于是,萌发了也想当个殡葬工的念头。陆友昌同意了。

  2002年,施庆进入了殡仪馆工作,被安排到了青龙陵园当公墓管理员,主要做在墓碑上描字、贴金箔以及接待、搞卫生等工作。2007年,施庆回到馆里,与其他殡葬工一样,接尸、化妆、火化等不同的殡葬项目,他都一一干过。他说,一开始的时候,因胆子小,也曾犹豫过,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刚来的时候,走到停尸间时就胆战心惊,背后飕飕地直冒凉气。”施庆回忆说,有一次,在车祸现场,他被眼前的惨烈情景镇住了,呆呆地站在那里,在同事的提醒下,他才回过神来,把尸体残缺的部分、迸出的脑浆,收纳进卫生袋。

  在施庆当了殡葬工后,他昔日的同学、好友,有的投来了异样的目光,都有点接受不了,有的则表示了理解和赞同。“在外面我从不回避自己的职业,尽管开始一些人会有异样的感觉,但跟我接触多了,他们就觉得我跟别人没什么两样,于是便放心地跟我交往。”施庆说,下班后,他经常跟朋友们一同去喝茶、唱歌。“不要管别人说什么,大胆地面对自己的工作,每天该干啥就干啥。”施庆乐观、自信的态度也感染了家人。施庆告诉记者,他比其他的同事要“幸运”得多,在他开出租车的时候,就已经成家了,他的妻子在一家服装销售店做促销员,还育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儿。在他转行做殡葬工的时候,妻子十分理解和支持他,倒是他的岳父、岳母一开始并不理解,直到他们被亲家公陆友昌的精神所感动,才改变了对女婿的态度。

  施庆告诉记者,并非所有人都能够理解、尊重殡葬从业人员。一次,他去商店购买防腐用品,商店服务员知道他是殡葬工后,态度冷冰冰的,接过付的钱,数都没数就丢在钱箱里,还下意识地用餐巾纸擦了擦手。还有一次,他一早上班打的,上车后,士司机得知去殡仪馆,马上脚踩刹车,很有礼貌地说:“不好意思,一早上的第一笔生意,我不想去那种地方。”更让施庆感到郁闷的是,在网上购物后,快递公司竟让他上门去取,后来,经过几番交涉,快递公司答应送货到殡仪馆,但快递员就是不进馆,非得让施庆出去拿。虽然如此,施庆认为,对方毕竟作了让步。

  如今,馆里有七八个像施庆一样的年轻殡葬工,在他们中间,施庆较为突出,工作很积极主动,多次被馆里评为“五星级服务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