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8月28日讯 8月31日,农历七月十五。又是一年“中元节”,俗称“鬼节”。这一原本只是印度佛教徒追荐祖先举行的“盂兰盆会”,因了佛经中《盂兰盆经》以修孝顺激励佛教弟子的旨意,合乎中国追先悼远的俗信,自北魏起在我国流传普及至今,从未间断。

  这一天,人们以各种方式祭拜先人,并从有关中元节的无数传说中,深切体认到祭祀之于中国人“孝道”的重要含义。

  对淮安市民李晓曦(化名)而言,今年的中元节具有特殊的意义。3月25日,市永思园公墓管理处为18名逝者举行全免费绿色环保花坛葬仪式。18名逝者中,李晓曦的父亲是其中之一。

  “5个多月了,得去看看老爷子。”27日下午,李晓曦一边准备好鲜花、酒杯等祭祀用品,一边自言自语。不过,在随后的采访中,她的一句发问令记者印象深刻:“从举行仪式到现在,我一直在纠结这样一个问题:在市委市政府提出2015年建成国家生态市奋斗目标的大背景下,为逝者报名参加花坛葬的,最终怎么就只有18个家庭?”

  很显然,花坛葬只是生态殡葬之一种。

  李晓曦的发问,恰恰折射出这样一个问题:在传统观念支配下,人们对生态殡葬这一新时期殡葬方式仍或多或少存有余虑,而这也正是当前淮安生态殡葬之路步履蹒跚的症结所在。

  那么,是人们对此尚缺乏了解、不明就里,还是人们在“面子”与“文明”面前缺乏颠覆传统旧俗的勇气,抑或是有其他深层次的原因?

  什么是生态殡葬?

  什么是生态殡葬?观照淮安生态殡葬之路,这是一个无法绕开的话题。根据国家民政部的权威界定,所谓生态殡葬,亦即绿色殡葬,是指充分利用先进科学技术、先进设施设备和先进管理理念,以促进殡葬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和提高殡葬综合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目标,以倡导殡葬标准化为手段,推动人类社会协调可持续的殡葬模式。其具体表现形式包括树葬、草坪葬、花坛葬、壁葬、塔葬、海葬、烟花葬、气球葬、太空葬等。

  就淮安而言,目前正在尝试的几种生态殡葬形式主要为树葬、草坪葬、花坛葬、壁葬、骨灰寄存。采访中,市永思园公墓管理处负责人告诉记者,花坛葬是将逝者的骨灰装进可降解骨灰盒(从西班牙进口),然后深埋在一年四季长青的大花坛内;树葬是在逝者的墓碑旁种上一棵树,将逝者的骨灰装进可降解骨灰盒,然后深埋在墓碑下面;草坪葬是在草坪上建卧式碑,将逝者骨灰装进可降解骨灰盒,然后深埋墓碑下。“上述三种方式,只要经过3个月时间,骨灰都会随骨灰盒一起降解到土壤里,真正实现人来自自然,又回归自然的轮回。而逝者的名字都会刻在墓碑座上。”

  该负责人同时表示,生态殡葬的最大特点在于占地少、环境好、品质高、价格低,特别适合文化素养较高人士、热爱环保事业人士或有这方面需求人士的丧葬消费。

  生态殡葬的淮安探索

  事实上,在淮安,倡导和推行生态殡葬目前已被纳入我市创建国家级生态市的内容之一。去年2月23日,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联合下发的淮安生态市建设五年行动方案已明确提出,由市民政部门牵头组织,“加强生态殡葬建设,提高殡葬的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实现殡葬基础服务设施生态化、园林化。”

  作为行动策应,市永思园公墓管理处于今年清明节前的3月25日,举办了全市首次“全免费花坛葬”——从3月2日到18日,凡报名在市永思园选择采用花坛葬处理逝者骨灰的,一律免除生态骨灰盒费、安葬费、刻字费、鲜花费、管理费等全部费用。

  对于为何要打破传统,举行此次生态殡葬活动,市永思园公墓管理处负责人表示,“一个骨灰盒安葬占地约1.5平米,一具尸体安葬占地则为5平米左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可利用的土地将越来越紧张,殡葬行业过多的消费土地对社会发展非常不利。举办这次公益活动,我们作为经营部门必然要承受一定的损失。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样做既可以节约土地资源,也是对社会特别是对生活较困难群体的一种最好回报。”

  “当时来报名登记表示参与活动的逝者家属有20人,最终参加活动的有18人。尽管从数字上看,参与的人还不多,但这是淮安有史以来第一次举办花坛葬,能有这个结果已经相当出人意料了。”该负责人高兴地说。

  生态殡葬的现实困境

  第一次花坛葬,18位逝者。也许,正如市永思园管理处负责人所说的,对淮安生态殡葬而言,这是一个出人意料的开端。然而,采访中,该负责人对当前淮安生态殡葬所遭遇的现实困境也不置可否。

  以永思园公墓为例。统计分析表明,目前,永思园公墓已累计安葬逝者5000余穴。其中,骨灰寄存、壁葬、花坛葬、草坪葬和传统墓穴的占比分别为20%、6%、6%、5%和63%。“选择壁葬、花坛葬、草坪葬的今年以来呈明显上升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观念与现代文明尤其是生态文明之间的博弈在弱化。”

  毕竟,“这是一种新的殡葬方式,需要生者从骨子里理解并接受全新的殡葬理念。”作为当天花坛葬仪式的亲历者,市民刘先生说出了自己对此事的看法。

  除此以外,另一个博弈则来自于非公办违规经营墓地。来自市民政部门的调查显示,尽管目前已有13家违规经营墓地被列入“黑名单”,但清理整顿的抓手依然力不从心,一些地方“私埋乱葬”现象有所抬头,不容小视。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政府划拨用作公益性安葬用途的土地,因利益驱使被一些地方承包给私人经营。承包人从利益角度考量,“极力的对外倡导‘入土为安’的旧风俗,也催生了一批以倒卖墓地为职业的中介。墓地价格的上涨,也同时说明,人们办理丧葬事宜时,一定程度上存在相互攀比的心理,虚荣心作怪。”

  究竟应该厚葬薄养,还是应该厚养薄葬?既是对人的“面子心理”的考验,更是对人们是否具备正确“孝道观念”的检验。

  不过,无论如何,在生态市建设的大背景下,殡葬走绿色生态之路已成必然之势。倡导绿色殡葬理念,既离不开国家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出台实施,政府的大力宣传与引导和全社会的积极参与,也离不开有关殡葬单位良好的组织实施能力。 (米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