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逝去亲人举行海葬的市民手捧骨灰登上游艇。记者 邹红阳 摄

  威海新闻网讯(记者 郑晓蕾)昨日上午,我市举行首次海葬活动。当天,首批20名逝者的骨灰撒向大海。另外还有65名逝者的海葬活动,将在今后几天分批举行。

       当天上午8时许,海葬活动现场,20名逝者的100多名亲属,已经在码头等候。市公墓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将事先准备的鲜花、手套等物品,分发给了参加活动的逝者亲属。8时30分许,海葬活动启动仪式结束后,20名逝者的亲属,领取了亲人骨灰,排起队默默地等待上船。

       在现场,前来送别逝者的亲人心情格外沉重。闫新一家前来送别他的父亲闫峰云,他的老母亲今年74岁,站在码头上想起与老伴共同相处的几十年岁月,一时老泪纵横。“老伴去世八年,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地方安葬,这次终于给他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因为老人身体状况欠佳,无法跟船出海,但她表示,为老伴找到最适合的安葬场所,她了却了一桩心愿。老人表示,传统的殡葬观念是“入土为安”,而海洋也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因此,选择海葬也是一种广义上的“入土为安”。

       8时40分,海葬船缓缓离岸。上午9时,海葬船到达指定区域。此时,哀乐响起,20名逝者的亲属分批来到甲板,通过船两侧安装的八个骨灰播撒器,将亲人的骨灰和着花瓣缓缓撒向大海,鞠躬向逝去的亲人告别……

       自我市确定今年举办首次海葬活动后,市民政局及市公墓管理处的工作人员,自4月就开始为此次活动做准备。当天,活动结束后,很多逝者亲属向忙碌着的工作人员表示感谢。“很多逝者生前都有海葬的心愿,帮助他们实现了,心里很欣慰。”市公墓管理处的工作人员表示。

       多年来,我市通过多种方式积极推动绿色殡葬,这次海葬对我市殡葬事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下一步,我们还要不定期举办海葬活动,并积极推广更多的绿色殡葬方式,倡导市民移风易俗,文明、节俭殡葬。”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期还将为65名逝者分批举行海葬。

 

       把逝者骨灰撒进大海的同时,逝者亲人也撒下鲜花花瓣,寄托自己的哀思。 记者 邹红阳 摄 从此,看见大海就会想起你

       最早起源于北欧的海葬,是海上最古老而哀痛的仪式。随着殡葬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思想观念不断更新,既节省土地又经济节约的海葬,作为一种文明、节俭、环保的殡葬方式渐渐为更多市民所接受。9月1日,首批20名逝者,以与大海最亲近、最无间的接触方式回归自然。

       三姊妹让父母合葬大海

       当天上午7时许,市民王明霞和姐姐、妹妹就来到了活动集合地点。这一次,姊妹三人是一同为父母送行的。

       现场,说起父母,姊妹三人抑制不住眼泪。“父母亲都是十分开明的人。生前都十分反对铺张浪费的殡葬方式。”王明霞说,她的母亲2003年病逝之际,就明确跟她们姊妹三人表示,过世后不准女儿保留骨灰,她的父亲也主张殡葬一切从简,并在生前向她们表达了过世后海葬的心愿,两位老人的决定曾让她们十分为难,“以前,还是希望可以让父母过世后一起安葬,这样我们有了寄托哀思的地方。”她说,然而为了尊重父母的意见,她的姐姐不得不退掉了事先预订的公墓。

       王明霞说,今年7月初,她们的父亲过世,她们从报纸上得知我市今年举行首届海葬的消息后,就为父母报了名。“父母生前十分恩爱,一起走过了50年的岁月。如今,他们在大海里合葬,做儿女的也安心。”在船上,三姐妹一同将两位老人的骨灰撒向了大海,并在心中向至亲告别。“以后只要想他们,我们就到大海边看看。”三人表示。

       姐弟送父回第二故乡

       在当天的活动中,有三位外地户籍的逝者,其中,山西籍逝者赵瑞生是一位曾在驻威海军某部服役的老兵。当天,他的儿子赵剑和其他6位亲人,把他的骨灰撒向大海,帮他回到了第二故乡威海。

       赵剑告诉记者,他的父亲曾在威海当过兵,他和两个姐姐也都在威海出生。工作后,大姐留在了威海,二姐去了山西,他去了大连,因为在威海出生、成长,他们三人对威海的感情也很深。因此,他的父亲生前提出海葬的要求后,他们都十分赞同。“近年来,经济环保的海葬受到很多人的推崇,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改变传统的丧葬观念,用行动支持这种绿色殡葬方式。”赵剑说,2008年他的父亲去世时,威海尚未出台海葬政策,他们一直等到今年。“今年清明期间,我已经在大连为父亲办理了海葬手续,但听大姐说威海也要举行海葬活动后,我们最终决定将父亲安葬在他最思念的第二故乡。”赵剑说。

       为了实现老人的心愿,赵剑在山西的姐姐提前一周赶到了威海,他当天早上才从大连抵达活动现场。“以前,父亲经常带我们到海边游泳,而大海是相连的,在大连,我也会经常到海边‘看望’父亲。”他说。

       孝顺女陪妈妈送别姥爷

       当天,23岁的谷琳陪同妈妈林海玲及姨妈、姨夫,到海边送别姥爷林青。现场除了送别外,她还要负责拍摄一些现场的资料,回去给等在家中的姥姥看。

       “姥爷生前是一名校长,非常推崇海葬,他认为这是生命回归的最好方式。”谷琳说,她的姥姥也十分赞同姥爷的做法。自1997年谷琳的姥爷过世后,她的姥姥就期盼着我市能举办海葬活动。

       15年后,一家人终于等到了这次机会。“母亲知道威海今年举行海葬的消息后,十分欣慰。”林海玲说,84岁的老人无法到现场为老伴送行,但几度嘱咐他们留些资料。林海玲说,不仅她的母亲希望将来与父亲合葬在大海中,她也愿意以这种方式“回归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