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叶家山墓地M111号曾侯大墓再呈惊人发现:发掘出5件方鼎、9件圆鼎和12件簋。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叶家山墓地考古发掘总领队黄凤春称,这是目前国内西周考古发掘中,在同一大墓发现的最多的鼎和簋,对研究周朝礼制提供了最新研究资料。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些鼎和簋均分布在M111号曾侯大墓二层台北面,鼎与鼎分布一起,簋与簋紧挨摆设。考古人员介绍,最大的圆鼎直径有50到60厘米。由于上述青铜器还在发掘,暂时没有发现铭文。
研究者通常认为,按照周礼,贵族使用“九鼎八簋”的种类、数量都有严格规定,其多寡直接代表了贵族等级的高低。周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大夫用五鼎四簋。
为何叶家山墓地M111号墓主人曾侯使用的鼎和簋的数量如此之多?与周礼是否相悖?对此,黄凤春认为,通常所说周礼中的周天子使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等,属于周朝中期礼制最终形成以后的规制。而叶家山墓地M111号墓地主人的鼎和簋的数量大大超过目前认为的周朝礼制,说明叶家山墓地主人使用鼎和簋的时代更早,可能是周朝礼制的草创阶段,并没有形成严格的规制。目前M111号大墓发现的这批西周鼎和簋对研究周朝礼制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
黄凤春称,随着发掘的进一步深入,M111号大墓可能还会发掘鼎和簋一类的青铜器。
一块完整西周棺木漆皮几何纹出土
昨日,随州烈日如炽,叶家山墓地经过两日下雨停工后再次开工。考古人员从M28号墓出土罕见的西周棺木漆皮朱底黑色几何纹痕迹。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玲表示,这是国内首次发现西周棺木漆皮几何纹痕迹。
在现场文物抢救室,李玲研究员和搭档卫扬波馆员现场对带着泥土的棺木漆皮痕迹进行了测量和保护处理。经测量,这块西周棺木漆皮几何纹痕迹长50厘米,宽15厘米,色泽鲜艳,纹饰鲜明。
李玲介绍,木质漆皮痕迹很难保存,叶家山墓地属于半干旱土壤,有利于棺木漆皮痕迹完整遗存,此前国内挖掘的西周墓葬没有发现棺木漆痕。根据这块完整的漆皮几何纹痕迹,研究人员结合后期发掘的M28号棺木形制获得棺木尺寸,通过电脑三维制作,就可以恢复成下葬时一样的朱底黑色几何纹等大的棺木,并制作成实木棺,供公众观赏。
李玲研究员认为,该西周棺木漆皮痕迹的出土,为西周棺木复原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具有较高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