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多家公墓已无现墓,20万一平方米买期墓”,“活在北京,葬在河北”……近年来,每逢清明节,“死不起”的新闻一再泛起。今年清明前后,关于天价骨灰盒、墓地销售捆绑服务性收费之类的报道依然不绝于耳,有些报道更是耸人听闻:“蹲点”医院抢尸源、死亡信息成财源……
各地媒体报道的殡葬乱象,经过网络传播发酵,新闻热度不断提升,引来公众和舆论的高度关注。与之形成反差的是,国家发改委、民政部于清明节前推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殡葬服务收费管理有关问题的指导意见》却是“落地无声”:民政部门工作人员知之不多,殡葬业内人士也兴趣不大,普通民众、新闻媒体反应都相当冷淡。今天本版刊登的对京津两市的相关调查,从一个侧面证实了这一点。
一边是热炒,一边是遇冷,如此鲜明的对比,让人有些困惑不解:
《指导意见》遇冷,是意见缺乏可操作性吗?业内专家认为,此次文件相比以往有很大的进步,合理区分了殡葬服务性质,将殡葬服务区分为基本服务和延伸服务。此外,还有一些具体指导,明确政策、强化监管、加大处罚力度等等。
那么,是公众对政策漠然了?屈指算来,殡葬暴利成为话题已有十来年。2007年,在万众瞩目中,《殡葬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全文公布,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其中要点是“明确殡仪馆为非营利性机构”、“严禁任何人炒买炒卖公墓”,因而一度被舆论寄予“殡葬暴利将终结”的厚望。
一轮又一轮的舆论风暴后,殡葬服务为何乱象依旧?无疑,殡葬业垄断、监管乏力、立法滞后、墓地资源有限、落后的殡葬观念等,都成了“死不起”的推手。那么,整治、遏制这种乱象的推手又在哪儿?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我国死亡人口每年大约有820万人。按照低标准丧葬费用计算,假如平均每人2000元丧葬费的话,那么,每年全国殡葬业的市场额最少为164亿元。如果再算上骨灰存放、墓地购买等费用,殡葬行业每年的销售总额超过2000亿元。面对众多逐利者,我们的管理却显得那样无力。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无人能够逃脱。殡葬行业,是一项涉及民生的重要服务行业,理应是公益性事业。“给生者以慰藉,使故者得安息”应是殡葬业的服务理念。但“死不起”的沉重现实,迫使人们不得不认真思考:为什么殡葬业乱象难以扭转?为什么《指导意见》指而不导?关乎民众基本福利权的殡葬业管理如何更有成效?殡葬业改革该如何推进?这正是我们这组调查想探讨的问题。
(责任编辑:崔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