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香港经济日报昨日报道,仅12月9日招股首日,福寿园便获得219亿港元认购,相当于公开发售超购逾130倍。其公开冻资额现排名今年第二位,达868亿港元,仅次于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有业内人士大胆预测,福寿园公开发售可超购逾500倍。有消息人士告诉香港经济日报,分析师路演时,都是以2014年25倍预测市盈率去摸底,投资者表现踊跃,现在福寿园的招股价对应的还是20倍至24倍。

根据公告,福寿园12月9日-12日在港公开招股,计划发售5亿股,每股作价2.88-3.33港元,拟募集资金14.4亿-16.65亿港元。根据回拨机制,福寿园此次在港IPO的国际配售占比将由90%降至50%。加上信达等4名基础投资者已锁定最少21%,国际配售可供分给机构投资者的股份降至29%,约1.45亿股。该股计划于19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要做百年老店”

有分析称,福寿园业务独特,是其受资本市场追捧的主要原因。

有福寿园的高管曾对早报记者称,基于中国老龄化日益严重,以及城镇化率的进一步提高,将长期看好殡葬市场。

福寿园1994年开始在上海经营墓园,是首批进入中国殡葬服务业的私营企业之一。目前,福寿园业务已扩至8个城市,共经营六个墓园,其中两个在上海,另在合肥、郑州、济南及辽宁锦州各经营一个墓园。此外,福寿园还拥有五个殡仪设施,两个在重庆,上海、合肥、厦门各一个。

福寿园的收益主要来自墓地销售。据招股书,今年上半年,福寿园收入为3.067亿元人民币(其中60%来自上海业务),同比增长32%,其中近九成来自墓地服务,同期毛利为2.464亿元,毛利率高达80.4%。

其中,上海福寿园“专注于提供高端殡葬服务”。这个墓园40.2万平方米,位于青浦,有定制及成品艺术墓的服务,2010年还引进现代纪念碑,比如嵌有数据储存装置及液晶显示触控屏的墓石,用以展示逝者的影像。

福寿园集团谋划上市已有多年。此前2010年,该集团曾尝试借壳中国卫生控股上市,但最终失败,双方一度对簿公堂,后于今年和解。

“福寿园要做百年老店,上市是最好的选择,股权交易方便、公司治理规范化。”上述福寿园高管称,“上市是资本和理念的结合。”

根据福寿园公布的资料,该公司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殡葬服务商,但这一行业高度分散,福寿园过去三年所占市场份额均为1%。福寿园招股书中说,未来将通过殡葬服务扩展至其他地区来提高市场份额,并利用“福寿园”品牌,通过收购、合作及合资方式进行进一步扩张。

据公布,福寿园此次集资额中的52%,将用于购置土地发展新墓园;15%用于设置新的殡仪设施;3%用于拓展销售网络;20%将用于并购新墓园和设施。

福寿园操盘手

福寿园与中国中福实业有限公司(中福)关系紧密。中福是福寿园的控股股东之一,成立于1985年,前称是“中国中福实业总公司”。


福寿园主席兼执行董事、现年55岁的白晓江是中福的“老人”。1990年-1995年,担任中国福利企业华东公司(中福的前身)总经理。1996年起,白晓江担任中福的总裁兼主席。从今年11月起,他还担任上海市工商联合会副主席。

现年48岁的谈理安是福寿园副主席,其父谈智隽是福寿园的另一主要股东。

福寿园集团总经理、福寿园执行董事王计生负责集团整体管理、业务营运、策略规划及业务发展。他1991年时就担任中福的副总经理。招股书中称现年60岁的王计生为“中国殡葬服务业的知名人物”,他有17年相关从业经验。不过,王计生此前的工作与殡葬并不“搭界”,他曾长期在安徽和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做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