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与火”下的奇山陵园

  位于义东北的奇山陵园始建于1997年,总占地130多亩,规划建设墓穴两万穴,现已经安放1.5万穴,经过多年建设,这里已成为一个生态化、艺术化、园林化,传统与现代、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个性化与大众化相结合的花园式陵园。

  在奇山陵园,整个园区的绿化面积超过了90%,尤其主绿化树种松柏生长茂盛,有的已有五六米高。而让陵园管理人员时刻放心不下的是,一些亡者亲属前来祭拜,除了在松柏下烧纸钱等祭品外,都要在墓区燃放爆竹,爆竹冒着烟拖着火苗穿过松柏,极容易引起火灾。据陵园负责人介绍,节日期间,整个奇山陵园人满为患不说,光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污染就呛得人要命。

  就拿去年春节大年初一来说,那天全体工作人员为清理陵园奋战到深夜,清理出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垃圾有七八吨之多。还有一年冬至,有祭祀市民在燃放爆竹时引燃了松柏,幸亏工作人员扑救及时,只烧毁了两棵松柏,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近些年来,进奇山陵园祭祀燃放烟花爆竹一直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市民要求“禁燃禁放”的呼声日益高涨,不少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建议陵园尽早“禁燃禁放”,市民政等政府部门也积极倡议,但收效甚微。

  传统与文明的“碰撞”

  绿色殡葬、文明祭祀,市民政部门一直在努力倡导,尤其对实现园区“禁燃禁放”作出了努力。

  祭祀烧纸钱,放火炮、烟花,其实折射出的是落后的殡葬习俗。从去年冬至开始,市民政局就开展了“用我美丽鲜花,换你鞭炮纸钱”活动,市民政部门安排工作人员在奇山陵园的两个入口分别设置一个鲜花(菊花)置换点,凡到陵园祭拜故人的市民,在自愿的前提下可用携带的鞭炮、纸钱等换取一束鲜花(菊花)。祭拜故人后,可从鲜花置换点取回存放的鞭炮、纸钱等。活动组织方介绍说,封建、落后的祭祀习俗不仅容易引发火灾,还严重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通过开展这样的活动倡导人们用文明、环保、绿色的方式替代传统的习俗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追思和缅怀。对这一活动,市民普遍表示了支持。有市民说,为了倡导文明祭祀新风,民政部门可谓用心良苦,文明祭祀应该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在开展“用我美丽鲜花,换你鞭炮纸钱”的同时,市民政部门还引导市民通过清洗墓碑、网上祭祀等途径表达对故人的缅怀。

  积极倡导,用心良苦,我们却看到只有少部分市民身体力行生态文明祭祀,更多的市民执意旧风俗,毕竟,千年的习俗根深蒂固,全然不顾工作人员的劝导,继续焚烧纸钱、燃放爆竹。

  奇山陵园

  已纳入全市“双禁”范围

  在传统的节日里,追思先人功德、寄托自己哀思、缅怀养育之恩、告慰在天之灵,这是传统,更是美德,倡导文明祭奠,既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也是移风易俗、端正社会风气的重要内容,祭奠应提倡文明节俭的好风尚。

  市民政及其下属的殡葬执法大队、殡仪馆、奇山陵园等单位都积极倡导文明祭祀、科学祭祀、环保祭祀、节俭祭祀、安全祭祀,大力提倡鲜花祭奠、植树祭奠、公祭悼念、撰写追忆文章等文明祭祀活动,以献一束花、植一棵树、清扫墓碑等方式寄托哀思,营造引导文明祭祀的社会氛围。虽然有越来越多的市民接受,但还没有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浓厚氛围。

  “陵园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势在必行,但仅仅倡导是不够的!”这是绝大多数人的共识,市环保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燃放烟花爆竹是空气的一大杀手,因为烟花爆竹点燃后,会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以及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物,在这些污染物中,PM2.5会占很大比重,如果几万人一起燃放,空气质量必然会下降。当然,环境污染主要源头也并非燃放鞭炮,但我们头顶同一片蓝天,呼吸着共同的空气,一挂鞭炮、一束烟花很微小,但每个人都不放,我们的天空将变得更蓝。

  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老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代表等,大家都建议今年开始陵园内最好“禁燃禁放”,当然仅仅凭倡导是达不到“文明、生态、环保”的目的,必须出台相应的“强而有力”的规定,强势推进,还奇山陵园一方洁净。

  就在发稿时,记者从市民政部门了解到,根据上级新发布的有关文件指示精神,奇山陵园已纳入全市“双禁”范围,民政等方面正抓紧制订奇山陵园“禁燃禁放”整治工作有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