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暴利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场经营主体“绑架”了殡葬单位和政府职能部门。一是公益性殡葬服务项目过少,除火化、骨灰盒等项目,其他如冷藏、看护、消毒、停灵、换装、追悼场所等服务,基本交给了市场,“公益性项目”越少,市场牟利空间越大;二是公共殡葬场所介入“市场行为”程度太深,如“吃财政”的火葬场、殡仪馆、太平间等,通过“出租经营”牟利,冲淡了公益成色,也导致政府监管部门在利益共同化面前投鼠忌器,难以出手。

理论上彻底解决“殡葬暴利”并不难,只要实现公益的归公益、市场的归市场即可。思路之一是,彻底将公益性殡葬机构与市场化殡葬机构分开,对民政部门所办的殡葬机构,全部实行公益性运营;对私营殡葬机构,全部实行市场化运营。公办殡葬场所机构,绝不能有“市场行为”,这有助于彻底堵住政府机构从殡葬市场牟利的可能性。

思路之二是,将政府公益性殡葬服务“做大做强”。只有公益性“蛋糕”做得越大,市场暴利的空间才会越小。随着节俭共识的形成,未来就应走“全民公益性殡葬”之路,任何一个公民都有权利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公益性殡葬服务。私营殡葬市场理论上只应占据到整体殡葬服务“小数点”之后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