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地农村已普遍推行殡葬改革,推进了社会文明的进程,这无疑是一件大好事。然而据笔者调查发现,目前在农村的殡葬改革中,依然还存在着一些陈规陋习。

一是丧事大操大办现象依然存在。在农村,许多人还保持着这么一种习惯:谁家有人亡故,前后要闹四五天,每天都有十几桌或几十桌的人吃喝。光吃喝消费一项,平均花费在几千元甚至几万元不等。

二是大搞封建迷信。农村殡葬改革,往往只改遗体土埋,并没有改掉长期所留下来的封建迷信思想。每逢家中有人亡故,便把遗体放在家中几天,不但要24小时轮流守护,还要做法事不间断地焚烧“冥币”。遗体火化、骨灰安放等都要请算卦先生择日择时。

三是陋习难改,劳民伤财。在一些农村,流行做“七”,即每逢一周便做一次“七”,连续做满七个。做“七”时,家人须全部到场,备好香烛、纸钱、鞭炮、酒菜等,使得一些在外地工作的人不得不每七天要请一次假回农村做“七”,路上辛苦不说,往往还影响工作。

有鉴于此,笔者以为,在推行殡葬改革的过程中,要结合农村的这些实际情况做好宣传工作,《村规民约》中不妨也加进一些制约内容,从而教育、引导广大农民朋友走出陈规陋习和“灰色”消费的误区,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发展农业生产上。吴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