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是“全国殡葬职工活动日”。尽管节日已经走远,但,这群默默无闻、平常很少被人提及的特殊岗位工作者,却很难被人忘记。现在,让我们走近他们,去了解这群对常人而言略带“神秘感”的劳动者的工作生活细节。

  一

  “假如真的给大家放3天假,想一想你会去干什么?”同事们咯咯地笑了,接着“不着边际”的回答让人心隐隐作痛。

  “‘亲戚越走越亲’——11个年头没走亲戚了;‘朋友越聚越熟’——以前的朋友连电话都打不通了。放假三天,在家睡觉!”

  “放假三天,不可能,我的工作停不下来,每天都有治丧户,每天都要处理遗体。如果真的能放假,我会和省内外的同行QQ聊天,聊他个天昏地暗,可也不能保证人家在线。”

  “我会窝在家里看三遍电影《入殓师》。”

  ……

  全国殡葬职工活动日期间,市殡仪馆组织开展“开启心灵,拥抱阳光”职工系列文娱活动。其中,“假如给职工放三天假”的心理提问,让职工们打开了久封的“思想闸门”,各式各样,甚至有点“不着边际”的假日“规划”影射着殡葬工这个行业辛苦、封闭、无奈的现实。而殡仪馆陈主任常对职工说:“我们从事的是一份高尚的职业。我们要用行动证明我们的价值,要用行动争取最大的理解。”

  二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对殡仪馆及其事务总是十分忌讳。殡葬职工天天在殡仪馆工作,每天耳朵听到的是哭声、看到的是伤心欲绝的场面。据统计,在市殡仪馆,殡葬职工每天都要接待、呵护15具遗体。从入馆登记到送最后一程,殡葬职工们用他们真心的服务、专业的技术,给逝者以尊严,生者以安慰。

  小杨,2004年大学毕业应聘到市殡仪馆从事遗体防腐整容工作。他常常对自己说:每个人都会死,尽心尽力送他们最后一程,这是在做好事儿、做善事儿。他每一天都面对各种各样的冰冷遗体,闻到的是令人窒息的气味。面对有些遗体,有时连家属都躲得远远的,只有小杨走上前,一遍遍地擦洗,一点点缝合,整容化妆,直到丧户满意。去年春天,一位老人由于死亡时间比较长,面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杨发挥自己所学,将传统遗体化妆技术中不常用的粉底、BB霜等化妆品应用到遗体化妆中。“我母亲从来没有这么漂亮过。”治丧户满意的话语,让小杨心里暖暖的。

  从事遗体防腐整容工作,只有好的态度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专业的技能。小杨通过努力,先后考取了遗体防腐师和整容师高级技能证书,这在浙江全省也是屈指可数的。他还积极推行遗体防腐新技术,不仅改变了传统的遗体冷藏方式,对治丧户来说,也可最大限度地延长遗体保存时间并减少开支。

  傅师傅是一位有着近40年工龄的“元老级”火化工,一年四季几乎没有休息的日子。他说自己每天就在“蒸笼里”工作,平常4个火化炉开启,冬季还好,夏季只要一工作他的衣服就从未干过。尤其在清理烟道时,即便是火化炉实施停炉降温,清理时的烟道余温仍然高达四五十度,再加上令人窒息的尸体火化产生的油腥味,别说在里面掏灰了,就是呆上几分钟,也要大汗淋漓,呼吸急促,十分难受。问他是怎么经受住这一次次的“炼狱”,老傅的话很朴素:“我们是服务部门,总要尽最大努力让老百姓满意的。”

  女人都爱美,可有的女人平常却从不穿颜色鲜艳的漂亮衣服。这是殡葬女职工的自觉行为,是她们对逝者和家属的一份尊重。周女士就是市殡仪馆的一位殡仪引导员,她举止大方、服务好,治丧户满意度也高,同事们都亲切称呼她“周姐”。逝者家属到殡仪馆后往往对整个殡葬过程摸不着头脑,周姐就像接待亲人一样,给治丧户提供全方位的引导服务。其实,周姐在工作中也时常遇到难题,一些情绪激动的治丧户会骂人甚至伤人,周姐总是十分耐心地与治丧户沟通和交流。她说,她们的行业特殊,治丧户的各种情绪她们尽量照顾到,用温情的服务将每一个逝者恭敬地送往天堂,是她们最大的心愿。

  三

  “我们的生活圈是封闭的,也是不为众人理解的!”采访中,几位殡葬职工和殡仪馆的负责人都这样说。

  老朱在殡仪馆工作了20多年,他说自己的业余生活就是看书、看电视,要么和家人一起去爬山,朋友聚会、参加婚礼、亲戚走访大都“省”了,主要是人家不欢迎。有一次,他唯一老友生病住院了,老朱犹豫再三后还是决定去看看。但这个朋友与自己的来往还是明显越来越少。

  职工小杨与同事结为连理,结果一切从简,连婚礼仪式也没有举行。他说,干我们这行,要操办婚礼,人家得硬着头皮来,怪难为别人的,还是领了证就算了。

  除了这些,最令殡葬职工无法承受的,是不被一些治丧户理解的巨大“压力”。比如,由于习俗等方面的原因,治丧户一般要求在事先选好的时间内火化,但往往因为各种因素不能实现,亲属就很容易不满进而大动肝火;再比如,劝导治丧户不要燃放爆竹,配合者寥寥无几,更多的人不理不睬,有的甚至满口脏话。“我们几乎每一个人都被人骂过。”在殡仪馆前厅工作的小李接着说,“其实,我们理解治丧户的心情,我们只有更加的努力,来提高治丧户对我们工作的认可。”

  我们常说,世界上没有卑微的职业,那么,令逝者有尊严地回归大自然的殡葬职业,也肯定不是卑微的职业,但是我们给予他们的尊重与认可,显然还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