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几年永安变化介大、介漂亮,地方侬勿认得勒。”

  “是格呀。格几年第一趟回来,永安变化真格老快勒。”

  “所以讲呀,侬一定要经常回来看看。”

  ……

  在永安公墓中心花园,两位老人用方言对着话。讲解员张芯珠上前询问:“爷爷,你们说的是哪里话呀?”爷爷听力不太好,张芯珠重复了几遍才勉强听到。一旁的奶奶解释道:“我们说的是上海话,意思大概是‘这几年永安变化真大、真漂亮,地方都不认识了,以后要经常回来看看’。”

  奶奶介绍道,这位是我的大哥,今天从上海坐高铁过来,专程来看望十年前安葬在永安公墓的父母。一晃十年过去了,大哥已年过七旬,长年随儿子在上海生活,只在08奥运那年回天津一次,后来由于身体行走不便,一直等到今天才再回天津。

  爷爷大约是听懂了对话:“高铁车费平均一百元一个小时,不管再贵再远,我都要回来看看父母……”

  奶奶说:“其实大哥这次回来之前,心里是非常不安的,六年过去了,老母亲老父亲的墓地还好吗?永安建设怎么样了?不管我怎么说怎么好,还发照片了,大哥就是不放心,执意要再回来亲眼看看。”


  爷爷这时正站在中心花园草坪前,看着湍湍流水的喷泉、远眺着父母墓位的方向。身子有些微微颤抖,膝盖微微弯曲,风吹拂着爷爷的白发……

  奶奶看着大哥:“大哥年轻时身体很好的,后来知青下乡到苏北,南方湿气大,农村条件差,长年累月就染上了风湿。后来儿子考上了上海的大学,工作后便定居上海,大哥也跟随儿子生活。大哥一直很牵挂我们的父母,直到今天回来,看到永安的环境建设、园区管理后,这才放下心来……”

  爷爷这时递给妹妹一个相机,示意让妹妹给自己拍张照片。

  随着相机“咔嚓”的一声,爷爷露出了安心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