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河边镇的老人而言,离家几公里以外的复兴村公墓以后会是他们的“永息之地”。等他们终老以后,只需要花合理的价格,就能在这里买到一个墓地。

  据了解,我县将县殡仪馆搬迁和新公墓建设纳入了县22件民生实事之一,按照《重庆市殡葬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结合本地实际,未来3年内,我县计划在河边镇复兴村,分年度选址新建1个殡仪馆、1个城市公益性公墓,基本满足我县中低收入群众的治丧需求。

  现状:殡葬服务不符合发展需求

  据县民政局局长叶太中介绍,近年来,随着我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县殡仪馆及金剑山公墓所在地已从近邻农村演变为城区,已不适合作为公墓用地。同时,县殡仪馆现有规模较小,设施陈旧老化;金剑山公墓目前已无墓位安葬骨灰。

  因此,对县殡仪馆和金剑山公墓进行迁建势在必行。同时,为集约利用土地,便于规范化管理,我县将建成集悼念、火化、安葬为一体的殡仪馆、公墓,提升殡葬公共服务能力,平抑殡葬消费价格,保障群众基本殡葬服务需求。

  计划:三年内新建1个殡仪馆1个公益性公墓

  叶太中说,根据城区经营性公墓土地剩余现状,城镇人口总数、死亡率以及公益安葬选择率等因素测算,我县将在河边镇复兴村3组周围交通便利的地段,分年度选址新建1个殡仪馆、1个城市公益性公墓,整个项目规模为450亩左右,其中,殡仪馆占地约99亩。城市公益性公墓规划容纳1.9万余个墓位,基本满足我县中低收入群众的安葬需求,对农村五保户、城市三无人员等困难群众,还将实行殡葬救助制度,减免其基本丧葬费用。

  据悉,由于城市公益性公墓定位是满足中低收入群众丧葬需求,因此修建主要由政府主导,建设用地实行政府划拨,建设资金则采用民间资金引入的方式,这样就降低了公益性公墓的建设成本。

  根据规划,我县力争今年年底前建成专用公路,完成公墓一期建设并投入使用。2015年实施公墓二期建设,2016年完成殡仪馆整体搬迁和公墓三期建设。

  展望:做好“一生之城”的最后环节

  近年来,我县正在致力于打造“一生之城”,不断完善全“人生链条”高标准服务体系,让人们从出生到终老,都能在这座小城里享受到高端服务。

  “殡葬服务就是‘人生链条’中的最后一环,‘人生链条’要环环相扣,不能前重后轻。因此,我县将打造出国内一流公益性公墓,做好最后一个环节,让每个人的人生终点都能得以慰藉,死有所归。”叶太中表示,目前,整个建设初设方案基本落实。我县将会为市民提供一个集公园化、园林化、文明殡葬为一体的现代殡仪馆和明清格调公墓设施,满足群众治丧需求。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