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胸花取代穿孝服、鸣哀乐告别唱“夜歌”、开追悼会变成遗体告别仪式……珠晖区东风街道掀起的殡葬改革新风让正在采访的笔者眼前一亮。殡葬改革让东风街道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成为了在全区大力推进殡葬改革行动中摸索出的新经验。
“以前,辖区有人去世,占道搭灵堂、唱“夜歌”、纸钱飞洒、鞭炮轰鸣、锣鼓喧天,整个单元甚至整个小区都要跟着折腾上好几天。”玄碧塘社区主任杨华告诉笔者。除了麻烦,传统丧事大操大办、甚至盲目攀比让不少居民叫苦不迭,搭灵棚、出大殡、烧香化纸、收送挽幛等等,可谓是争了面子伤了身子。现在不同了,通过街道、社区工作人员的政策宣传,居民群众树立了厚养薄葬的观念,而且政府配套政策也很好,减轻了居民的负担,比如遇上孤寡老人和五保户去世,社区工作人员会第一时间报告民政局,联系殡仪馆,开具死亡证明等提供一条龙服务。
自全市殡葬改革工作开展以来,东风街道采取党员带头、领导包片、干部入户的工作机制,利用公告、标语、宣传单等广泛宣传殡葬改革政策,让居民从了解到配合,从支持到参与,引导居民树立文明、绿色、环保的殡葬新风。
2月7日,农历大年初八,东风街道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宁燕的父亲去世了,在悲痛之余,她召集家里的亲人和长辈召开家庭会,在遵从老人遗愿的同时,文明治丧,一切从简,不搭灵堂,不接礼金,不摆宴席,不抛撒冥钱,按照殡葬改革相关政策进行安葬。
7月14日晚8时,苏洲湾社区主任陈娟接到信息员电话,辖区某企业下岗职工在外地打工出意外事故身亡,骨灰运回衡阳,开始搭灵堂准备办丧事。得知这一情况,她第一时间向街道领导汇报情况,街道启动应急机制,工作人员迅速赶赴现场,在对死者家属表示同情的同时,耐心宣讲殡葬改革政策,死者家属最后也慢慢理解接受,表示第二天天亮以前会全部拆除,移到市殡仪馆治丧,并表示当晚也绝不会放鞭炮扰民。与此同时,该街道工作人员还与灵堂出租老板进行约谈,进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