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网讯(记者朱蓓蓓报道)近年来,新疆昌吉市各级民政部门和殡葬单位在破除殡葬陋习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

“与全国的情况基本相同,我市殡葬改革也是围绕推行火葬开始的。多年来,在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社会各界和民政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火化率不断提高。自推行火葬以来,我市已连续7年保持60%的火化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95%。”市民政局殡葬管理所所长曾福国对记者说。

据了解,在此基础上,昌吉市坚持“绿色殡葬”理念,积极倡导骨灰寄存、植树葬、花坛葬等节地、环保的骨灰处理方式。据初步统计,昌吉市选择上述方式处理骨灰的市民已占20%以上。同时,福寿安息园、民族公墓等经营性公墓按照绿色殡葬的要求,注重墓区绿化美化,正朝着生态型、园林化、艺术化墓地方向发展。

清明节是对殡葬工作的一次全面检验和展示,也是对民政系统实施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一次检验。今年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制订了“清明节祭祀活动”应急预案, 专门成立清明节工作机构。广泛开展文明祭祀宣传活动,协调州、市电视台对昌吉市开展“文明祭扫、平安清明”活动进行专题报道;协调市电视台、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发布了关于做好文明祭扫工作的公告,同时对进出土梁公墓车辆和乘坐临时公交车情况进行通告和宣传,各乡镇街道、殡葬服务单位采取发放宣传手册和悬挂横幅标语的形式明确宣传内容,大力营造良好的文明祭祀宣传氛围。组织安全检查,由主管领导带队,联同消防部门对殡葬专营市场、殡仪馆和墓地等场所进行拉网式安全检查,重点检查防火安全、交通安全通道等重点隐患部位,并同各殡葬服务单位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及时报送观测点数据。今年,昌吉市土梁公墓和西郊陵园被国家民政部和自治区民政厅列为群众祭祀观察点,为做好此项工作,市民政局要求在每个观察点安排专职观察员,准确统计群众祭祀情况,及时向上级部门报送数据。

昌吉市民政部门大力推行“鲜花祭祀”、“网上祭祀”、“居家祭祀”等文明祭祀形式,重殓厚葬和愚昧迷信的陈规陋习,逐渐被文明的殡葬礼仪所替代,涌现出多种多样的文明祭祀方式。针对历史遗留的散坟,昌吉市大力进行城市规划区坟墓搬迁工作,目前,迁坟工作已完成。原州烈士陵园内坟墓、园艺场二道坝区域内剩余坟墓搬迁也在有序进行中。目前,累计平迁散坟两千余座,还林还田800多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