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中旬,宿松县东北新城龙井社区庙林组的老党员——杨金山,男,今年66岁。身患重病,经多方医治抢救无效不幸逝世后。其子女按照老人生前的遗愿:立即火化后,不留骨灰,一切丧事从简。即:不请道士、不做法事、不请乐队、不开祭、不烧灵屋、不请风水先生。只让其主要亲友前往殡仪馆,作一个简单遗体告别仪式就行了。
杨金山老人的遗愿和其子女的做法,与当前的殡葬陋习中的大操大办进行了彻底的改革,与当今世俗观念进行了彻底的决裂。体现了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的生死观念——人死了就让其回归大自然。
在当今世俗偏见的大背景下,老人仙逝了,其子女都要大操大办,少则5——6万元、多则7——8万元不等。不理解、不知内情的人还误认为是其子女舍不得花钱-------其实杨老的子女也是顶着很大的社会压力、遵照老人的遗愿才这么做的。
这事还得从老人的生前的遗嘱说起,老共产党员——杨金山老人生前原是县土杂公司工作的退休职工。退休后一直在东北新城龙井社区庙林组生活,他积极支持党和政府在农村、在社区的各项工作。今年5月,国家推行殡葬改革政策,他带头积极响应、积极支持、大力推行殡葬改革政策,带头上交棺木。他的做法赢得了妻子的理解、子女的支持。
杨老患病后深知自己的病情严重,难以治愈,就多次把子女叫到病榻前,给与交代后事,要求其子女在他死后丧事一切从简,与传统的殡葬习惯进行彻底的决裂,并要求将其骨灰撒归大地,让自己彻底回归大自然。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是让子女不花钱、二是免得子女受累。
就在他死后其子女正准备按照老人的遗愿进行全面实施时,有主要亲友提出异议:那样,社会影响反差太大,免得引起太多的社会舆论。随后将按照社区的安排,火化回来后,不搞任何殡葬陋习仪式,将骨灰盒安放在指定的公墓临时安放点。
共产党员杨金山老人为殡葬改革树立了光辉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