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5月18日讯(记者 孙宗顺 通讯员 张文)骨灰撒入大海,思念常在心中。18日,烟台市首次公益海葬在崆峒岛东南海域举行。此次海葬分为18日、19日两天,每天分四个批次进行,共有256户家庭办理了海葬登记手续。

  上午7点,市民政局在烟大海水浴场岸边举行了庄重肃穆的公祭仪式。之后,家属陆续登船,到达指定海域后将骨灰连同鲜花撒入大海。海葬仪式简短快捷,从登船到返回岸边,一次海葬用时不到一小时。

  芝罘区殡仪馆工作人员介绍,海葬前期准备阶段,已把骨灰盒中的骨灰移到了专用的可降解纸盒中,骨灰袋、纸盒不会丢弃入海,活动结束后,工作人员统一处理,避免了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

  与“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相比,“入海为安”理念也得到越来越多市民的认可。“公益海葬是免费的,我们没出一分钱,办手续然后过来就行了。以后只要到海边,既可以玩也可以寄托思念。”牟平区居民孙丽说,“我们觉得‘入海为安’理念挺好,身边朋友也认可。我们家人思想比较开放,还联系捐献造血干细胞,以后捐献遗体。”

  “市民政局在2014年就把举办公益海葬列入财政计划,为有烟台户口的居民提供免费海葬,每户参加海葬的家属不超过4个人。”市民政局副局长周喜讯说,“以后会根据季节变化、报名情况和市民要求,每年组织两到三次海葬。非烟台户口,有海葬意向的人来烟台海葬工作也将启动,我们为其提供一定服务。希望通过推行海葬为烟台的殡葬工作注入一股新风气,让烟台的殡葬改革再向前推进一步,通过这个方式缓解大家反映的殡葬暴利、‘死不起 埋不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