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底,广东将基本实现7项殡葬基本服务免费。4日,广东省民政厅副厅长王长胜带队上线广东“民声热线”时透露了这一信息。他说:“到年底,我们可向全国宣布,广东已经不存在"死不起"的现象。”
我看完这篇消息以后,想起了网上流传的一个段子:粮食涨价了,蔬菜涨价了,房子涨价了,所有的东西都涨价了,但是,我们必须坚强地活下去,因为墓地也涨价了——“死不起”呀。广东省解决了“死不起”这个难题,这就是最大的民生。大家必须来点掌声,对此给予鼓励。
广东省这项政策非常好,但是还有一些美中不足。我建议,能够在最短时间内确保所有在广东去世的外地人都能享受到这项优惠政策。在这一点上,深圳做得就非常好,树立了榜样。深圳出台《深圳市免除殡葬基本服务费用实施办法》,自2012年6月15日起对全市居民(包括非深户籍)实行殡葬基本服务免费。将非户籍人员与户籍人员同等对待,让所有生活在深圳的人都能够分享到社会发展的成果,充分体现了“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多元宽容的城市品质。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近些年来,各地殡葬收费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个劲地往天上飞,比房地产还要暴利呢。终结殡葬暴利现象,回归公益事业本性,这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能够减轻民众负担,还能对殡葬行业进行有力监管。
诚然,殡葬免费制度只是政府迈出的一小步,仍需不断推进殡葬改革,突出殡葬的公益属性。早在2010年,民政部就表态将逐步推行基本殡葬服务免费政策,时至今日,只有少数地方落实了这项政策,很多地方还在观望。“死不起”的抱怨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实在是令人大跌眼镜。那些地方的官员难道就不感到愧疚和汗颜吗?
殡葬免费制度彰显一种责任担当,应该固化为一种公共福利制度。公众期待,把广东省这一民生政策在全国推广:国家补贴一部分;地方财政负担一部分,用这一政策惠泽全体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