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只有死一次才知道服务好不好,殡葬O2O能否颠覆暴利产业
共分享1次 EvernoteReadabilityInstapaperPocketRowson
 Rowson TECH2IPO专业驻场微软内容编辑。就酱。
订阅作者
发布于2015-08-12 17:08:47


Binggo 学社原创干货


--------------------------------------------------------------------------------

丧葬行业能撼动吗?O2O 企业能插手这一行业吗?国外一家创业公司正从免费订立遗嘱的角度切入这个行业,「死者为大」的思维或将颠覆这个行业。

神秘而暴利的殡葬行业


据预测,到 2017 年,中国的殡葬业市场总规模将达到 1000 亿元,按照每年中国死亡 1000 万人计算,每死亡一人将支出 1 万元。除去政府定价、政府管理等因素的限制,仍有暴利可图。


冷静下来思考就会发现,亲人离世之后的悲恸总能掩盖商人对财富正大光明的掠夺。人们总是认为为了一次葬礼花费数万元、为离开的亲人举办一场风光的葬礼,是对他/她最大的尊敬。但却因此陷入了传统道德的桎梏,放任资金流逝,让商人无底线地搜刮财富。

 

(图片来源:缄默的平小平)


几乎所有人生前都在想,如何才能不让子女为自己的葬礼大费周章?如何才能避免子女和配偶不被「死的体面」「尽孝心不打折」的传统观念束缚?如何才能防止子女为争夺遗产而大打出手?到目前为止,在生前订立遗嘱是最好的,也是最合法的选择。通过订立遗嘱,可以表达遗嘱人的真实意愿,避免产生家庭纠纷同时还可以明确遗产的范围。

一份符合规范、具备法律效力的遗嘱是实现遗嘱内容的前提,然而普通人自己私下订立的遗嘱很有可能不具备法律效力,这时候就需要律师的介入。但是绝大多数人并不会考虑这么多的事情,生前的事情都没有考虑好,哪会去考虑死后的事情呢?


打破秩序的领头羊


近日,外媒曝光了美国著名种子孵化器 Y Combinator 最新入驻的一批项目,其中有一个项目让人眼前一亮,让人觉得下一个 Uber 级别、对原有市场造成破坏性打击的创业公司即将登场。它就是 Willing,是一家专门为客户提供免费遗嘱订立和死后葬礼规划服务的创业公司,它瞄准的目标是美国 200 亿美元的殡葬市场。

 


客户登陆这家网站之后需要填写部分个人信息,比如自己的真实姓名和出生年月(须与证件名称一致,否则可能导致生成的遗嘱没有法律效力)。随后勾选婚姻状态,可选的有已婚、未婚、离异、鳏寡、同居未婚;然后选择是否有孩子。选择已婚和有孩子后将进入额外的内容填写页面,需要填入配偶和子女的真实姓名和出生年月。之后选择遗产分配情况,可以把所有遗产赠予配偶或子女,也可以选择性地分配。Willing 还提供了备选方案,如果配偶早于遗嘱人死亡,则启动备选方案。如果立遗嘱的人意外死亡,需要给子女安排一位监护人。

 


最重要的是,遗嘱中还可以声明自己死亡之后的殡葬仪式。如果想要往生走的快些、简单些,可以规定火化还是下葬,还可以选择是否举行告别仪式以及仪式的场地选择。当然,如果不想自己的家人对葬礼有经济上的负担,还可以选择提前支付以及分期支付款项的时间。

 


最后一步,客户需要选择自己当前的财务状况和身体状况。提交之后,经过简单的等待,就可以将生成的遗嘱进行修改和打印,本人在打印好的遗嘱上亲自签字之后,这份遗嘱即生效。Binggo 观察到,Willing 的网站上还开发了殡葬服务付款的功能,但是该功能还未开通。


早年夭折的中国殡葬 O2O


从线下到线上,殡葬行业的转型即将开始。在美国,殡葬行业或许可以被快速地破坏并细化,但在中国,这样的 O2O 市场拓展可能并不容易,因为创业者将面临双方面的政策和压力限制。一方面政府民政、物价部门对殡葬行业的控制依旧过于严格,虽然最近几年逐渐放开了某些殡葬用品市场,但许多由政府部门定价的殡葬用品依旧无法市场化,人们依旧要为死去的亲人支付高昂的殡葬费用;另一方面,受传统观念「厚葬尽孝」以及人们对「生前遗嘱」认识不足的影响,短时间内人们还不太容易接受这种在网上点几下鼠标,填写一些信息来约定自己死后殡葬事宜的服务。


根据品途网的调查,2014 年年初中国出现了一家殡葬 O2O 公司「恩雪天使」。这家公司在上线之前就获得了 200 万元的融资,然而这家公司一年后却关闭。究其原因不外乎有 3 个:1、市场环境不具备突破机会,国内的殡葬行业相对封闭,受体制影响无法突围;2、用户消费习惯难以打破,虽然线下商家的报价不透明、暴利多,但线下商家因为经验丰富、服务完善,更容易被用户信赖;3、缺乏合适的市场推广,因为行业所限,找不到合适的推广途径。

 


一年的时间过去了,在互联网 O2O 的风口浪尖上,除了原因 1 无法解决之外,其他原因都得到了一定的缓解,现在存在破坏市场的可能。Binggo 认为,任何一个意图破坏市场的创业公司,都可以从一个痛点入手。比如殡葬 O2O 可以先从解决殡葬服务咨询入手:亲人离世家属悲恸,无暇顾及所谓的「一条龙」服务,给殡仪馆和线下商家带去了「机会」,O2O 公司或许可以从此处入手,以殡葬顾问的身份帮助家属处理死者后事。当然也可以按照精益创业的思路,创业者应该先与客户进行沟通、交流,在对话、访谈中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上述例子可能只是访谈之后的一种结果,也有很多种不同的结果等待创业者去挖掘。


从遗嘱切入的巧妙方法


Willing 之所以能进入 Y Combinator 进行孵化,除了它能在殡葬 O2O 市场抢占先机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通过免费的遗嘱订立功能来切入殡葬市场。

 

以遗嘱人的个人意志来规定自己死后的殡葬样式和送别仪式规模。从家属的角度来看,死者为大,死者生前说的话都应该服从。所以,遗嘱人在遗书上所记录的内容,家属绝对会遵守。如果遗嘱人从节约亲人金钱的角度去思考,可以在遗书中要求节俭办葬礼,这样家属也会按照死者生前的要求帮其实现这个「愿望」。遗嘱人在遗书中说想要海葬,将骨灰撒到大海中,家属只需要将遗体火化装到骨灰盒里即可,无需再去购买墓碑。

如果没有订立遗嘱,按照中国的传统做法,家属一定会大操大办,将白事办得风风光光。而且 Willing 这家网站的遗嘱还是经过律师审查的遗嘱,只需要遗嘱人亲自签名即可生效。

任何行业都是可以撼动的,只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