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管理工作被称为“永恒的事业”,关系千家万户。西安市殡葬行业在践行“三严三实”中坚持从严正己修身,关注市民需求,努力提高服务意识和质量,殡葬改革工作取得新进展。

 

“严”字当头纪律规范展示职工队伍新风貌

 

今年7月27日上午10点,西安市民袁先生冒着近40度高温来到市殡葬管理处,送

 

来“情系群众疾苦,热情服务人民”锦旗,对市殡葬管理处协调解决其与墓园合同纠纷、急群众之所急、热情为民服务表示衷心感谢。

 

该处要求每个部门对待群众咨询投诉,不论网上、电话还是来访,每一件都要有专人跟踪,确保迅速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树立了“作风过硬、亲民助民、惠民便民”的良好社会形象。

 

不仅如此,市殡葬管理处还加强了行业内部制度建设,把行政执法程序和行政许可程序上墙公示,使来访群众一目了然,并根据殡葬管理工作的特点,在殡葬执法过程中坚持“教育优先”原则,不轻易动用行政处罚,得到上级的支持和群众的欢迎。市殡仪馆把服务项目和流程显示在电子大屏幕上,实现了服务公开、价格明示,既方便了群众,也提高了服务水平,促进了工作作风的改善。

 

在强化纪律规章约束的同时,市殡葬系统注重行业的文化建设,开展有益身心修养的活动。在新学期开学前夕,他们在临潼区穆寨街办尖山村开展了“殡葬系统干部职工捐资助学献爱心活动”,用捐款购买了16套学生用品并给每人发放助学金500元用以新学期生活费

 

用,市局领导为孩子们发放学习用具。当孩子们兴高采烈地挥舞新书包时,殡葬职工的心灵也得到一次洗涤净化。

 

“谋事业、求发展就必须确立目标,从正己修身开始。”市殡葬管理处副处长任龙说。该处把创建文明单位作为目标,从强化纪律、绩效考核入手,坚持每天上下班签到制度,值班人员要对当日出勤情况签字负责。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全员一改慵懒散的“机关病”,精神风貌焕然一新。日前,市殡葬管理处被新城区授予“文明单位”。

 

关注群众需求脚踏实地推进殡葬改革“如何把推进殡葬改革落到实处?归根到底,还是要根据本地区发展实际,顺应时代发展要求,首先解决群众关注的实际问题。”市民政局副局长朱友明的话,既道出了我市殡葬改革工作的出发点,也凝结着全市殡葬职工付出的不懈努力。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绿色低碳殡葬的关注越来越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也每年都为开展绿色低碳殡葬建言献策。市民政

 

局领导深入公墓单位进行调研,与业内专家、学者和一线职工座谈,商讨开辟、扩大树葬、花葬、草坪葬等绿色生态葬区的可行性。

 

灞桥区霸陵公墓科学规划,选择地势开阔醒目的区域开辟草坪葬和壁葬,进入碧草茵茵、简约整洁的墓区,在追思缅怀的时候,给人以清新温馨的感受。阎良区汉皇树葬园是目前我市唯一一家完全采取卧碑树葬形式的绿色生态墓园,整个园区翠柏玉树掩映,人文关怀与自然景物和谐衬托。墓园负责人介绍说,要把树葬园建成一个主题鲜明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我市自2012年开展殡葬救助工作以来,每年加大救助资金投入,截至目前,今年全市近1000人得到殡葬救助,发放救助金86余万元,困难群众对惠民殡葬政策的实施赞许有加。为贯彻中办、国办《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不得在居民区、城区街道、公共场所搭建灵棚,针对有人在居民区搭棚设祭扰民的问题,灞桥区民政局自7月份开始在社区开展了“摒弃丧葬陋俗,倡导文明新风”专项治理工作,在街区搭棚设祭现象已大为减少。

 

 

非法建设、经营公墓既破坏了正常的公墓经营秩序,又容易使群众上当受骗,因此,市民政部门加大对非法公墓的查处力度。日前,有群众通过网络和电话举报临潼区新丰街办有非法经营公墓违规建设销售。市民政局接报后高度重视,当即要求临潼区民政局按照民政部相关法规要求,对非法经营公墓“鸿雁纪念园”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彻底查处其非法建设、销售问题,并将此事在全市民政系统进行通报。接到通报后,临潼区政府立即召开了由有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专题会议,对查处“鸿雁纪念园”进行安排部署,要求各有关职能部门,积极协调、全力完成相关工作任务,尽快解决实际问题,确保查处工作取得实效。目前,临潼区对“鸿雁纪念园”违规情况已在政府网站、报纸上进行公示,该区民政、国土资源等各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要求,已经全面开展查处工作,依法查处其违规宣传、销售问题,维护了群众的公墓使用合法权益。

 

在践行“三严三实”中,我市殡葬系统贴近民生、倾听呼声,把推进殡葬改革、传播先进殡葬文化落到实处,正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