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殡葬一条街西宝兴路上,有一间风格简约的店,这是一家80后女孩开的生命礼仪服务公司——元舟生命。与这条街上其他殡葬店不同,元舟生命没有陈列任何殡葬用品,更像是一个喝茶聊天的休闲场所,大面积的落地窗,舒服的沙发、茶几,养眼的植物。会如此布置,与这家店的掌门人——一位漂亮时髦的80后海归姑娘对殡葬的理解有关。

 

 

  张文来自吉林,2012年去英国主修工商管理专业留学归来,先后在北京的IT业、互联网金融、新媒体等行业干了三年,每天出入高级写字楼拿着优渥的薪资,张文心里却很清楚,这不是她想要的生活。2015年她毅然离开北京,放弃熟悉的环境和朋友圈,来到上海开创她想了好几年的殡葬事业,成为一空网001号认证商家。

 

  看《天天向上》与殡葬结缘

 

  张文与殡葬的缘分要从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节目说起。2011年3月18日,《天天向上》播出了一期与殡仪服务有关的节目,邀请了台湾的殡仪公司的工作人员到节目中访谈。那个时候守候在电视机旁的张文还是个大学生,台湾工作人员的讲述和节目中播出的一支冰淇淋主题宣传片,深深打动了她。

 

  张文说:“她们用非常专注、专业的方式,认真对待所做的事情,把离我们很遥远且避而不谈的丧葬事业做到极致,用心去关怀,我当时就被打动落泪了。而且深深感受到,原来这个行业跟其他服务业一样,是可以做到不阴森不恐怖并充满人文关怀的。”

 

  从小就爱思考人生意义,问自己这辈子到底要干什么的张文,就在那一刻与殡葬结缘。“就像一个男生对女生Fall In Love,那一刻我对殡葬业一见钟情,很明确知道这就是我想要从事一辈子的行业。”

 

  不顾家人反对 来上海实现梦想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张文的想法,首先就遭到了家人的极力反对。在父母看来,你一个年轻女孩做什么工作不好,要做殡葬业。但张文很坚定,既然父母不支持,就先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好了。于是她利用空闲时间搜集资料,做市场调研。包括去英国读书念工商管理,也是在为其后的创业做理论准备;而在北京工作的三年,也积累了部分创业资金。

 

  由于上海的殡葬市场大环境比北京好些,2015年张文来到上海。在上海这大半年,用她的话说“生活质量直线下降,每天都面临巨大的精神压力”。殡葬业并不是一个完全开放的行业,她一个女孩,外地来的,没背景没资源没朋友,“每一步都很艰难,每一步都没有按照计划进行。”仅就找门店、谈合同、张罗装修整个过程,中间就发生了好多故事。

 

  不过张文很乐观,也很积极,她说困难没什么好说的,每天都有。“我是天生喜欢接受挑战的人,永远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就是创业的乐趣之一。那种在大公司当一颗螺丝钉,安守本分做好工作等着领薪水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

 

 

  Q&A

 

  从事殡葬业是我的人生理想

 

  一空网:为什么对殡葬业这么感兴趣?

 

  张文:我的人生理想,就是能跟其他人(认识的或不认识的)的生命建立一些联系,或多或少对他们的人生有一些积极的影响,那会让我觉得我不是作为独立的个体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而且我想做一个很长久的事业,殡葬业与我的人生理想非常非常契合。

 

  一空网:真的做了与想象中一样吗?

 

  张文:不一样,差别很大。举个例子,我在没做之前想的是,按照市场化的逻辑来做,我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自然会有人愿意出对等的价钱购买。但真的开始做了发现,大多数老百姓对殡仪活动还是比较保守的,新颖的市场化的东西客户并不一定买单。所以我现在更加理解了客户想要什么,而不是一厢情愿说我觉得这个东西好,要给你。现在的想法更落地。

 

  一空网:创业以后给你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

 

  张文:生活质量下降了很多(笑)。以前想买东西就买,现在会考虑省点钱,把钱用到公司运作上会比较有价值有意义。以前在公司上班还有假期,现在没办法,去哪儿玩都不放心,心里惦记着公司情况,干脆就不出去玩了。也会经常因为想事情而失眠,睡不着觉。不过我喜欢现在这种状态,我在做自己想做的事,遇到的困难或需要解决的问题都不算什么。

 

  一空网:这大半年来有特别高兴的事吗?

 

  张文:有,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以前我跟别人讲我想做殡葬,我为什么要做殡葬,其他人很难理解。但我来到上海认识了一些同行,当我们沟通的时候我只要一讲他们就会懂,我在对的行业找到了对的群体,这让我非常高兴。而且比较庆幸,我认识的大多数同行都愿意把自己的经验之谈和创新思路分享出来,让我更迅速的融入这个行业。

 

 

  元舟生命,生命渡船者

 

  一空网:元舟生命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张文:元舟生命是一家互联网生命礼仪公司。我们在整个服务过程中,会把互联网和现代礼仪的元素融入进去,跟传统的流程化的仪式有一定差别。我们在给客户提供基本的一站式服务之上,专注于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包括人生告别仪式,落葬仪式或殡葬产品。如果简单用四个字归纳,就是——私人定制。

 

  一空网:基于什么考虑这么定位公司?

 

  张文:我觉得现在殡葬服务市场逐渐开始走向正规化和成熟。行业趋势一定是从卖产品变为卖服务。卖服务不仅能提高行业形象,而且能实现客户和商家双赢。

 

  我在跟同行沟通的时候发现,一年中大概都会遇到几个大单,就是客户有个性化需求,也愿意花时间跟你交流,给你更多准备时间,但是我们有很多商家没有精力兼顾,也不擅长提供个性化服务。

 

  所以我们与传统服务商的合作模式可以是,由我们来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增值服务(包括高端策划方案,多媒体体验,私人定制设计,科技殡葬的应用等)。这样客单价会整体提高,客户服务体验也得到提升,从而实现我们与服务商和客户的三方共赢。

 

  一空网:最终想把公司做成什么样?

 

  张文:做到即使我已经很老了,已经退休了,公司还在不停运转。有点像IBM这种企业,已经没有人记得IBM最开始的CEO是谁了,但公司一直以自己的节奏,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和组织架构,在不停运转着进步着,这是我的终极目标。

 

  还有就是要一直秉持创办时的初衷,以人文本,建立人与人之间更多的情感链接,帮助更多的人以最好的方式与这个世界告别,尽我们所能提供最好的临终体验。

 

  我们距离想要达到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整个行业、中国的大环境,要达到理想的状态也都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空网:最后问下,为什么给公司起名“元舟生命”?

 

  张文:有两层意思。从字面来说,“元舟”谐音“圆周”,我们想强调生命是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的循环。“元”,指生命回归本元,回归自然;“舟”是一叶扁舟,我们的角色是渡船者,撑船人。我们希望能够更好的帮助客户度过人生的最后旅程。而“生命”两个字代表我们从事的这个殡葬事业。综合起来说,这个名字里面既有我们对生命的理解,也有我们被赋予的这个角色的使命。

 

  采访手记:

 

  张文的个性天生适合创业。对于只身离开北京到上海闯荡,别人觉得很勇敢无畏,在她眼里很平淡,“这只不过是我人生的一个选择而已,未来我的人生中还有更多的选择。”对于成功与失败,她的理解也与一般人不同:“生命是变动的,一辈子很长,个别事件的成功根本没办法满足我,一定要加上时间的维度。”“失败是个非常主观的词,有的科学家提出的概念死后很多年才得到认可,你能说他失败吗?盖棺都不一定能定论。”有这样内心强大眼光高远的人加入殡葬行业,幸哉!祝福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