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发现,医院太平间高消费的背后,是寿衣、花圈等殡葬商品翻倍销售的暴利,更有太平间不惜以数千元的“中介费”,吸引急救人员送来遗体等种种乱象。一家名为八宝山盛轩殡仪公司打着八宝山殡仪馆的牌子,承包了9家医院的太平间。该公司一名前员工透露,公司收入一年可能达千万元(3月17日《新京报》)。
亲人去世,不幸本已让家属悲痛欲绝,可更凄惨的是,还要被太平间“趁死打劫”。动辄几千元的中介费,高得离谱的殡葬商品,雾里看花的各项服务费,俨然已形成了一条畸形的暴利“死亡市场”产业链。太平间收取一定的费用,本也无可厚非,但一味把死者视作摇钱树,大赚昧心钱,已逾越了法律与道德的边界。
“死亡市场”乱象的背后,是太平间承包市场的无序。医院以委托管理为名,行创收、坐享其成之实。动辄几万,甚至十几万元的承包租赁费,医院怎么会无动于衷?或者以层层转包的形式,或者以“特供”“直销”的方式出租太平间,死者成为逐利的筹码。当死者被市场化之始,公益便已荡然无存。不得不说,粗放无序、混乱不堪的“死亡市场”也映衬着监管的不作为。
按说,一个成熟的社会,公民的生老病死理应由政府建立起完善的保障体系,而不是任由市场为所欲为。换言之,诸如生老病死等关乎民生的大事,理应由政府和公益托底,要保持这些民生之事的公益本色。因此,当务之急,务必要规范殡葬市场,核实殡葬商品价格,严厉打击哄抬物价者,将殡葬业纳入到社会事业保障范畴,同时,鼓励资本和民企投身殡葬公益发展,莫再让公众心生死不起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