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利川网讯(记者 牟黎黎 见习记者 丁莉)11月26日下午2:30,上班族已按时到岗开始忙碌,学生已坐在教室内开始下午的学习,老年人在滨江路、逸园广场等休闲广场游玩……在利川市传媒大楼,一场与人们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电视问政”开始了。
利川电视台三号演播厅内,接受问政的民政、城管、公安、林业、工商、国土、环保、东城办事处和都亭办事处等九个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端坐中央,与他们面对面的是州纪委领导方国富,市领导陈登帆、郭益超、李好文、杨振宇及数十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代表、评论员和公开征集的十名市民代表。演播厅内座无虚席。
“这里是‘转变工作作风 优化发展环境’利川市第二场电视问政现场,本期节目的主题是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个话题——殡葬。”主持人的一段开场白,拉开了当天电视问政的序幕。
当天,大家先后观看了由电视台暗访记者收集来的三段视频资料。视频反映了该市在推进殡葬改革过程中,依旧出现的在城区范围内私搭灵堂坐夜、送葬队伍穿城而过、违规毁林圈地立碑葬坟等丧葬陋习。《利川市殡葬管理办法》已于2000年8月11日五届人大常委会第10次会议通过,2003年12月31日五届人大常委会第37次会议修改通过,并予以公告实施。为推动殡葬改革的实施,利川专门配套了殡仪馆、公墓等公共设施,但丧葬陋习并没有被杜绝,如今反而愈演愈烈。
视频刚一结束,主持人和问政代表们抛出一个一个问题——
“《利川市殡葬管理办法》实施了这么久,这些现象为什么还会出现?”
“殡葬改革为什么推行不走?”
“各职能部门是如何监管的?”
“惩罚落实没有?”
“怎么保证同样的问题今后不再出现?”
“殡仪馆每天760元的最低收费标准是如何来的?”
“为什么公墓墓地价格居高不下?”
大家的提问已不再局限于曝光短片中的事件能不能得到及时处理,而更多地把目光投向了问题背后。民政、城管、公安等职能部门针对提问,或阐释解决问题的政策依据与思路,或剖析殡葬工作的缺憾与不足,或承诺跟踪回访和限期整改,同时被问政的部门负责人也都承认了各自在工作中的失职、纠结和无奈。
“将殡仪馆的各项收费明码标价公布出来,不能强制性捆绑消费!”“公墓不能由私人开发,应该由政府经营,在价格方面要给予群众更多的福利!”“改善殡仪馆、公墓的配套设施建设不能光停留在嘴上和纸上,我们希望尽早看见它出现在行动上!”“在制止城区私搭灵堂、燃放鞭炮、违规毁林圈地修墓等丧葬陋习时,职能部门不能互相推诿,有法要依、执法要严,城区和乡镇要一个标准!”问政代表们纷纷站起来向被问政的各职能部门负责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期望。
“职能部门执法不严、履职不到位,政府公共服务的提供不到位,市民观念、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职能部门要对存在的问题有清楚的认识;加强监管,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加强执法队伍的业务能力;加强墓地、殡仪馆的规划建设;部门通力协作,加强宣传!”湖北民族学院法学院副院长司马俊莲、湖北联信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鲁诚作文本场电视问政的评论员,分别给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我们要提倡大家移风易俗,摈除以前的各种殡葬陋习,倡导文明办丧事、节俭办丧事,变‘薄养厚葬’为‘厚养薄葬’。”市委宣传部文明办主任向全市发出呼吁。
两个半小时的问政即将结束时,所有问政代表通过手里的表决牌,对被问政部门的回答表达了自己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