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我的妻子被检查出患有妇科癌症,去年8月10日,她过世了,我当时没有时间给她做骨灰盒,这是我的遗憾。 ”4月29日上午9时许,55岁的市民于国仁给本报打来电话,他说,他感恩社会各界对他一家的关怀,如今,他已退休,只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怀念已经过世的妻子。

  联系方式

  于国仁曾因车祸致左腿残疾,他表示,可以按照实际需求制作骨灰盒。市民如有需要,可以与于先生联系,电话:13842816026。

  半岛魔码

  纪念亡妻他做骨灰盒送给需要的人

  苹果、安卓手机用户可在各大应用市场搜索魔码下载安装

  视频拍摄:记者刘程程、张腾飞于国仁向记者展示他做的骨灰盒。半岛晨报、海力网摄影记者张腾飞

  妻子与癌症抗争3年多离世

  1977年冬天,于国仁和马淑英经家人介绍相识,于国仁至今还记得初见时的情景,“她圆圆的脸,樱桃小口,一双大眼睛亮晶晶的。 ”于国仁说,1981年6月25日,二人登记结婚。 1983年4月18日,马淑英生下了可爱的女儿。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女儿也已经嫁夫生子,然而就在2010年5月26日,马淑英被检查出患有子宫内膜癌。这个消息对于于国仁而言简直是晴天霹雳,如今,在他的脑海中,都是马淑英接受化疗后出现的呕吐、浑身无力的画面。

  为给马淑英治病,一家人辗转多家医院,虽然马淑英在治疗期间坚强乐观,但癌细胞还是很快扩散了。2013年8月10日上午10时许,病床上的马淑英突然坐了起来,对于国仁说:“老头,你抱抱我。”于国仁感觉不妙,他紧紧地抱着马淑英,哭喊着:“老婆,你别离开我,你别丢下我一个人,别让我孤孤单单的在这个世界上。 ”马淑英听了,泣不成声。当天中午,马淑英吃了半碗稀粥,两个饺子。下午3点12分,马淑英离开了这个世界。

  于国仁说,马淑英经历了32次化疗,7次放疗,与病魔整整抗争了三年两个月零十四天。2013年11月16日,马淑英逝世一百天的日子,于国仁写下了一些文字,“爱妻一路走好,愿天堂不再有病痛,来世我们手牵手做夫妻,你等着我。永远缅怀。 ”2014年4月5日,他写道:“没有从痛失爱妻的阴影里走出来,我心里痛苦,多么渴望有一天忽然在大街上遇到你,立刻扑上去抱着你大哭一场,这些天你跑到哪儿去了? ”

  免费做骨灰盒送给需要的人

  于国仁说,在医院侍候妻子期间,他看到很多病人家属,为了给病人治病,最后连饭都买不起。妻子过世后,他花了5800元买了一个骨灰盒,但他觉得骨灰盒的做工并不好。

  于国仁告诉记者,退休前他在大连钢厂工作,10年前,他就亲手给家里过世的亲人做过一个骨灰盒。“我因为在医院照顾妻子,当时没有时间做骨灰盒,妻子没有用上,这是我的遗憾。 ”于国仁说。今年3月5日,他到后盐建材市场买木材,又买了油漆、砂纸,开始做第一个骨灰盒。

  有家住甘井子区樱花北园的业主发现,于国仁经常在中午12点左右,拿着一些工具和材料到楼下干活,一直干到天黑才回家,回家前还把地面清理干净。李大爷是一位残疾人,他听到邻居介绍后,也赶过来向于国仁订做了一个骨灰盒。“我是一个残疾人,我给他看了我的残疾证,他做得特别好,比市场上卖的都好,而且还一分钱都不要。 ”李大爷说。

  于国仁给记者看了几个他正在做的骨灰盒,上面雕刻了一些花纹,于国仁说,大概3天的时间,他就能做出一个骨灰盒。“我老婆就是因为得了妇科癌症走的,她没有用上我亲手做的骨灰盒,我希望弥补遗憾,做的这些骨灰盒,免费提供给市内四区患有妇科癌症过世的人,或者残疾人。 ”